首页汉语词典丝料丝料的意思_解释_造句

liào

丝料

拼音 sī liào 注音 ㄙ ㄌ一ㄠˋ
拼音 sī liào 注音 ㄙ ㄌ一ㄠˋ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丝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元代的一种税制。
引证解释:

⒈ 元代的一种税制。

《元史·食货志一》:“科差之名有二:曰丝料,曰包银。其法各验其户之上下而科焉。丝料之法, 太宗丙申年始行之,每二户出丝一斤,并随路丝线、颜色输于官;五户出丝一斤,并随路丝线、颜色输于本位。”

网络解释:

丝料

  • 丝料是元对汉民所征的户税。包括纳官正丝和五户丝两部分。丝料制度始于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 所定税制以地、户、丁为征收对象,其中户税征丝料,规定按各路 (路为宋元时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省一级) 所出本色丝线,每2户出丝1斤,纳入官府,名系官丝。5户出丝1斤,纳入封君,名五户丝。世祖时,重定户籍科差条例,“其法:每户科丝二十二两四钱,二户计算丝二斤一十二两八钱,其二斤即系纳官正丝,内正丝、色丝各半,外将每户剩余六两四钱攒至五户满二斤数目,付本位下支用。” (《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中堂纪事》上)这是就丝银全科户而言,实际征收时,还要按户等,分别税率征收,税额亦不断增加。
  • 字义分解
    读音:sī

    基本字义

    丝(絲)sī(ㄙ)

    ⒈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⒉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⒊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⒋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⒌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⒍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a threadlike thing、silk、threa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读音:liào

    基本字义

    liào(ㄌ一ㄠˋ)

    ⒈  估计,猜想:料想。预料。

    ⒉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料。料子。备料。

    ⒊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

    ⒋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料器。

    ⒌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料。

    ⒍  整理,处理:料理。

    ⒎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料药。

    异体字

    • ?
    • 料

    汉英互译

    expect、feed、material、stuff

    造字法

    会意:从斗、从米

    English

    consider, conjecture; materials, ingredients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