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緑头巾緑头巾的意思_解释_造句

tóu

jīn

緑头巾

拼音 lù tóu jīn 注音 ㄌㄩˋ ㄊㄡˊ ㄐ一ㄣ
拼音 lù tóu jīn 注音 ㄌㄩˋ ㄊㄡˊ ㄐ一ㄣ
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单一结构)
緑头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绿头巾lǜtóujīn

(1) 元、明时娼妓家的男人要戴绿色头巾。后称妻子有外遇者为“戴绿头巾”。也称“绿帽子”

cuckold
引证解释:

⒈ 绿色头巾。 汉代卑贱者所服。 唐代李封责令罪人裹绿头巾以示辱。 元明两朝娼妓、乐人家中男子都规定戴绿头巾。后俗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

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
《元典章·礼部二·服色》:“至元五年十月……该准中书省札付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士庶同着衣服,不分贵贱。今拟娼妓各分等第穿着紫皂衫子,戴着冠儿。娼妓之家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巾。”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下·绿头巾》:“吴人称人妻有淫行者为緑头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佟客》:“一顶緑头巾,或不能压人死耳。”
吕湛恩注引《国宪家猷》:“春秋时,有货妻女求食者,谓之倡。夫以緑巾裹头,以别贵贱。”
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三二回:“孙三拍拍她马屁,也得了不少的钱,自然没有话説,情愿戴了緑头巾,到小寓中伺候她。”

国语词典:

相传唐朝李封为延陵令时,若官吏有罪,不加杖罚,但令头裹绿头巾以羞辱,且期满后才能解下。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奇政》。至元明时,规定娼妓家中男人都戴绿头巾。后用「戴绿头巾」、「戴绿帽子」等来讥刺妻子有外遇或淫行。

网络解释:

绿头巾

  •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为耻。”
  • 字义分解
    读音:lù

    基本字义

    lù(ㄌㄨˋ)

    ⒈  均见“绿”。

    异体字

    • 绿
    • 綠

    English

    green; chlorine

    读音:tóu

    基本字义

    头(頭)tóu(ㄊㄡˊ)

    ⒈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头骨。头脑。头脸(①头和脸;②指面貌;③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⒉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头。剃头。

    ⒊  物体的顶端:山头。笔头。两头尖。

    ⒋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头儿说起。头绪。

    ⒌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头儿。

    ⒍  以前,在前面的:头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头等。头生。

    ⒏  首领:头子。头目。

    ⒐  方面:他们是一头的。

    ⒑  临,接近:头睡觉先洗脸。

    ⒒  量词,多指牲畜:一头牛。

    ⒓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头五百。

    ⒔  (tou)名词后缀(①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②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③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

    ⒕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caput、cobbra、conk、garret、head、knowledge-box、nob、noddle、offal、sconce、twopenny

    相关字词

    尾、脚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页、豆声

    English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读音:jīn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⒈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