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水脉”。
⒉ 水流。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指地下水泉。也称泉脉。
引晋张华《博物志》卷八:“自燉煌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餘里,中无水,时则有伏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於其蹋处掘之,輒得水。”
《太平广记》卷三九九引唐丁用晦《芝田录·李德裕》:“贫道所謁相公者,为足下通常州水脉。京都一眼井,与惠山寺泉脉相通。”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十:“今欲知此地水脉安在,宜掘一地窖,於天明辨色时,人入窖以目切地,望地面有气如烟腾腾上出者,水气。气所出处,水脉在其下。”
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就是没有温泉水脉的通都大邑的居民,因为设备简洁,浴价便宜之故,大家都以洗澡为一天工作完了后的乐事。”
⒊ 水流。指江流、河流等。
引南朝梁刘孝绰《钓竿篇》:“敛橈随水脉,急桨渡江湍。”
唐李贺《章和二年中》诗:“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三:“及有湖泖港汊,又虑私盐船往来,多行塞断,所有水脉不通,清水日弱,浑潮日盛,沙泥日积,而吴淞江日就淤塞。”
⒋ 指水流的速度。水流常有涨、落、快、慢之变,如人的脉象,故称。
引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水脉漂疾,破害舟船。”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
⒌ 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 《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汝南旧有鸿却陂,成帝时,丞相翟方进奏毁败之。
引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復其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
明王思任《徐霞客传》:“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⒍ 犹水痕。见“水脉”。
引宋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五除试汤饮墨客,泛甌银粟无水脉。”
河流。「脉」文献异文作「脉」。
水
⒈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⒉ 河流:汉水。湘水。
⒊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⒋ 液汁:水笔。墨水。
⒌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外水。肥水。
⒍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⒎ 姓。
Adam's ale、Adam's wine、liquid、water
火
象形
water, liquid, lot5on, juice
脉
⒈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⒉ 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⒊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
脉
⒈ [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脉脉含情。
arteries and veins、pulse
原为会意
blood vessels, veins, art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