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蛮鼓蛮鼓的意思_解释_造句

mán

蛮鼓

拼音 mán gǔ 注音 ㄇㄢˊ ㄍㄨˇ
拼音 mán gǔ 注音 ㄇㄢˊ ㄍㄨˇ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蛮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引证解释:

⒈ 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唐杜牧《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滕阁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网络解释:

蛮鼓

  • 蛮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n gǔ,是指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 字义分解
    读音:mán

    基本字义

    蛮(蠻)mán(ㄇㄢˊ)

    ⒈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 )。蛮不讲理。

    ⒉  愣,强悍:一味蛮干。

    ⒊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⒋  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pretty、quite、rough、unreasoning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读音:gǔ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⒈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⒉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⒊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⒋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⒌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⒍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异体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汉英互译

    beat、drum、kettle、tambour

    相关字词

    饱、瘪、泄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rum; beat, top, strike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