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ng
两
máo
髦
⒈ 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
引《诗·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毛传:“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也。”
唐王建《宋氏五女》诗:“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宋苏轼《和陶答庞参军》之四:“丱妙侍侧,两髦丫分。”
明王世贞《鸣凤记·吴公辞亲》:“老身周氏,幼适吴门,梦断两髦,已经廿载,教传孤息,不惮三迁。”
两(兩)
⒈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
⒉ 双方: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
⒊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⒋ 表示不定数目:两下子。两着儿(
)。liang、tael、twain
象形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髦
⒈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⒉ 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髦硕。髦士。髦俊。
⒊ 指马鬃:髦马。
⒋ 〔时髦〕时兴的,如“髦髦的服装”。
⒌ 古同“牦”,牦牛。
形声:从髟、毛声
flowing hair of young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