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汉王充《论衡·感虚》:“曾子出薪於野,有客至而欲去。 曾母曰:‘愿留, 参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
引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
《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 ……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 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来,吾噬指以悟汝耳。’”
后以“搤臂嚙指”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清钱谦益《故福建建宁府推官待赠吏科给事嘉善柯君墓志铭》:“君初举进士观政,得赠公家书,心动曰:‘无病何以非手跡耶?’请急驰归。及门而赠公病革矣……人以是知搤臂嚙指,古孝子非虚语也。”
【解释】汉王充《论衡·感虚》:“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原留,参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后汉书·周盘传》:“盘同郡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
【出处】汉·王充《论衡·感虚》:“曾母……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弛至问母……” 《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弛归。”
【语法】人以是知~,古孝子非虚语也。 ★清·钱谦益《故福建宁府推官待赠吏科给事嘉善柯君墓志铭》
啮(嚙)
⒈ 咬:啮齿动物。虫咬鼠啮。啮合(a.牙齿咬紧;b.像牙齿那样咬紧,如“齿轮啮啮得很好”)。
gnaw
会意:从口、从齿
bite, gnaw
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形声:从扌、旨声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