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o
庙
jiàn
见
⒈ 古代嗣君即位或封建诸王必拜谒祖庙,谓之“庙见”。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璽。”
《史记·赵世家》:“大朝於东宫,传国,立王子何以为王。王庙见礼毕,出临朝。”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帝遂以元侃为开封尹,改封寿王,至是立为太子。庙见还, 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
⒉ 古婚礼,妇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则於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为“庙见”。
引《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
孔颖达疏:“此谓舅姑亡者,妇入三月之后而於庙中以礼见於舅姑。”
汉刘向《列女传·齐孝孟姬》:“三月庙见,而后行夫妇之道。”
⒊ 称新妇首次拜谒祖庙为庙见。
引宋梅尧臣《闰正月二日夜张氏纳妇》诗:“环珮遥闻出,当脩庙见仪。”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礼制》:“按:家礼,於第三日庙见,见舅姑第四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三回:“因为办事匆促,一切礼节都从简略,所有拜天地、拜花烛、庙见、交拜都并在一时做了。”
旧式结婚,新娘到庙中参拜其夫已死的父母,称为「庙见」。
庙(廟)
⒈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⒉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⒊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joss house、shrine、temple
形声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
见(見)
⒈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⒉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⒊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⒋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⒌ 会晤:会见。接见。
⒍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⒎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见(見)
⒈ 古同“现”,出现,显露。
⒉ 古同“现”,现存。
appear、catch sight of、meet with、opinion、refer to、see、view
睹
会意
see, observe, behold; perci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