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
(1) 比喻好与坏分得清清楚楚
⒈ 黑是黑,白是白,两种颜色清楚明显。
引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见那纵横波磔一笔笔写的儼如铁画银钩,连那墨气都像堆起一层来似的,配着那粉白雪亮的光綾地儿,越显黑白分明得好看。”
⒉ 比喻是非严明。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后汉书·朱浮传》:“陛下哀愍海内新离祸毒,保宥生人,使得苏息。而今牧人之吏,多未称职,小违理实,輒见斥罢,岂不粲然黑白分明哉!”
老舍《四世同堂》七六:“他必须黑白分明,不再敷衍。”
黑色、白色区分明显。
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解释】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示例】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鲁迅《花边文学 奇怪(三)》)
【近义词】泾渭分明、一清二楚、判若鸿沟、一清二白、大是大非、白黑分明、善恶分明、是非分明
【反义词】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语法】黑白分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黑
⒈ 像墨和煤那样的颜色,与“白”相对:黑白。
⒉ 暗,光线不足:黑暗。黑夜。
⒊ 隐蔽的,非法的:黑枪。黑市。黑社会。
⒋ 恶毒:黑心。
⒌ 姓。
black、dark
乌、红、亮
会意
black; dark; evil, sinister
白
⒈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⒌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⒎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⒏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⒐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⒑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⒒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⒓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⒔ 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⒕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⒖ 姓。
white
黑、文、红、皂
象形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分
⒈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⒉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⒊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
)。⒋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⒌ 辨别:区分。分析。
⒍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⒎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分
⒈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⒉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⒊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⒋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cent、centavo、centimo、chon、dispart、marking、minute、rappen
合、总
会意:从八、从刀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明
⒈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⒉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⒊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⒋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⒌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⒍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⒎ 视觉,眼力:失明。
⒏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⒐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⒑ 中国朝代名:明代。
⒒ 姓。
bright、clear、clear-sighted、honest、immediately、Ming
亮、灭、暗
会意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