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引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 ;显允陆生,於今尠儔。”
《晋书·顾和传》:“王导为扬州,辟从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唐王勃《滕王阁序》:“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本指东南地方生产的美物。语出《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亦称东南人物中的佼佼者。《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翻传》:「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解释】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出处】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示例】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唐·王勃《滕王阁序》
【近义词】东南之宝、东南之秀
【语法】东南之美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东(東)
⒈ 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⒉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⒊ 姓。
east
西
象形
east, eastern, eastward
南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南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south
北
象形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之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美
⒈ 好,善: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
⒉ 得意,高兴:美滋滋的。
⒊ 称赞,以为好:赞美。美言。美誉。
⒋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
⒌ 指“美国”:美元。美籍华人。
beauty
好、佳、丑、恶
会意:从羊、从大
beautiful, pretty; plea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