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o
懊
náo
憹
gē
歌
⒈ 亦作“懊恼歌”。亦作“懊儂歌”。乐府吴声歌曲名,产生于东晋和南朝吴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
引《晋书·五行志中》:“安帝隆安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擷。’寻而桓玄簒位,义旗以三月二日扫定京都,诛之。”
《宋书·五行志二》作“懊恼歌”。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题解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懊儂歌》者, 晋石崇、緑珠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謡之曲。 宋少帝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齐太祖常谓之《中朝曲》, 梁天监十一年, 武帝敕法云改为《相思曲》。”
懊
⒈ 烦恼,悔恨:懊丧(
)。懊恼。懊恨。懊悔。regretful、remorseful、vexed
形声:从忄、奥声
vexed, worried, nervous; regret
歌
⒈ 唱: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⒉ 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cantus、chaunt、fytte、song
形声:从欠、哥声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