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寒
niǎo
鸟
寒天的鸟;受冻的鸟。
⒈ 寒天的鸟;受冻的鸟。
引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晋陆机《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不覩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唐韦应物《同越琅琊山》诗:“餘食施庭寒鸟下,破衣桂树老僧亡。”
宋梅尧臣《过鸣雁城》诗:“代谢随秋草,英灵化死灰,我来空咏古,寒鸟有餘哀。”
寒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cold、humble、poor、tremble
热、暑、暖
会意
cold, wintry, chilly
鸟(鳥)
⒈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bird、fowl、jay
象形
bird; KangXi radical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