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手捏脚
(1) 悄悄地走动,不敢声张惊扰。也作“蹑手蹑脚”
(2) 动作轻柔地移动
⒈ 亦作“揑手捏脚”。
⒉ 放轻脚步走路,不使声张。
引《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贼﹞揑手揑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王鬍子出去,领着鲍廷璽,揑手揑脚,一路走进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一会儿总理到了,揑手揑脚的走上来,对夫人请了个安。”
梁斌《红旗谱》五八:“院里有人捏手捏脚走出来,悄声问:‘谁?’”
⒊ 犹言动手动脚。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乘他身边伏侍时节,与他揑手揑脚,私下肉麻。”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着,同他揑手揑脚,亲热了一回。”
⒋ 捏别人身体,提醒注意。
引《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其中又有个老成的,背地里揑手揑脚,教他莫説。”
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轻轻的挨将进去,捏手捏脚逐步步走入。」也作「蹑手蹑脚」。
【解释】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示例】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捏手捏脚的。
【近义词】蹑手蹑脚、动手动脚
【语法】捏手捏脚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轻手轻脚地走。
捏
⒈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⒉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
⒊ 假造,虚构:捏造。捏陷。
nip、pinch、tweak
形声:从扌、声
pick with fingers; knead; mold
手
⒈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
)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⒉ 拿着:人手一册。
⒊ 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⒋ 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⒌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⒍ 小巧易拿的:手枪。手册。
a bunch of fives、fist、hand、manus、mauley、pud
脚、足
象形:像手伸出五指
hand
捏
⒈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⒉ 用手指把软的东西做成一定的形状:捏饺子。捏面人儿。
⒊ 假造,虚构:捏造。捏陷。
nip、pinch、tweak
形声:从扌、声
pick with fingers; knead; mold
脚
⒈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⒉ 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⒊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⒋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⒌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
)。脚钱。拉脚。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
足、手、头
会意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