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
刀
niè
镊
⒈ 亦作“刀籋”。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
引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之一:“面颅百皱,不受刀籋。”宋黄庭坚《陈留市隐并序》:“陈留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餘,无室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宋陈师道《陈留市隐者》诗:“《诗》《书》工发家,刀籋得养生。”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彭渊材﹞见狄梁公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赞曰:‘有宋进士彭几谨拜謁。’又熟视久之,呼刀镊者,使刺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状。”
刀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falchion、reamer、sword
象形
knife; old coin; measure
镊(鑷)niè(ㄋ一ㄝˋ)
⒈ 夹取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通称“镊子”。
⒉ 用镊子夹。
⒊ 首饰,发夹,古代簪端的垂饰。
形声:从钅、聂声
tweezers, forceps, pinc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