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至公无我”。
引旧题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统体之道,在乎至公无私,与天下均其欲。”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田大至公无私,议将此树砍倒,将粗本分为三截,每人各得一截,其餘零枝碎叶,论秤分开。”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士大夫为吏者,当以至公无我处之,事自理,民自服。”
秉公处理,毫无偏私。宋.苏轼〈乞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数年已来,亲见陛下以至公无私治天下。」《镜花缘.第六○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也作「大公无私」。
【解释】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情深好义者,明心见性,至公无私,所以守经从权,事事合宜。”
【近义词】大公无私、至公无我
【反义词】损公肥私
【语法】至公无私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至
⒈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⒉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extremely、most、solstice、to、untill、solstice
会意
reach, arrive; extremely, very
公
⒈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⒋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⒎ 雄性的:公母。公畜。
⒏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⒐ 姓。
fair、general、impartial、public、father
母、私、婆
会意:从八、从厶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无(無)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有
会意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私
⒈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
⒉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
⒊ 暗地里: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illicit、personal、private、secret、selfish
公
形声:从禾、厶声
private, personal;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