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o
燎
pào
泡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⒈ 皮肤上因火或热水烫伤而起的水泡。
引《红楼梦》第二五回:“只见寳玉左边脸上起了一溜燎泡,幸而没伤眼睛。”
孙犁《白洋淀纪事·光荣》:“﹝逃兵﹞正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
因火伤或烫伤而在皮肤上形成的水泡。
泡
⒈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
⒉ 像泡的东西:电灯泡儿。
⒊ 用液体浸物品:泡茶。泡菜。泡饭。泡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⒋ 故意消磨时间:泡病号。
泡
⒈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眼泡。豆腐泡儿。
⒉ 虚而松软,不坚硬:泡桐。这块木料发泡。
⒊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泡子。月亮泡(在中国吉林省)。
⒋ 同“脬”,量词。
dunk、froth、pickle、steep、vesicle
形声:从氵、包声
bubbles, suds; blister; so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