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
丕
nǎi
乃
⒈ 连词。于是。
引《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书·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丕乃,犹言於是也。”
丕pī(ㄆ一)
⒈ 大:丕业。丕变。
形声:从一、不声
great, grand, glorious, distinguished
乃nǎi(ㄋㄞˇ)
⒈ 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⒉ 是,为:乃大丈夫也。
⒊ 竟:乃至如此。
⒋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⒌ 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be、so、therefore
象形
then; really, indeed; as it turned out, after all; nam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