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
(1) 非常贫苦
⒈ 贫穷寒微。
引《南史·儒林传·贺德基》:“脱白纶巾以赠之。仍谓曰:‘君方为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
《西湖二集·觉闍黎一念错投胎》:“家道贫寒,伶仃孤苦,不可胜言。”
邓友梅《那五》:“虽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耐不住这寂寞,受不了这贫寒。”
⒉ 指贫穷寒微的人。
引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连城之宝,非贫寒所能市也。”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想古往今来,多少功臣名将,谁不出於贫寒碌碌之中。”
⒊ 贫乏单薄。
引明张溥《<何记室集>题词》:“少陵佳句,多从仲言脱出,是以有‘能诗何水曹 ’之句;后世诗人,知慕少陵,即慕仲言,虽颜黄门致讥贫寒,无贬声价。”
贫乏穷困。
贫(貧)
⒈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⒉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⒊ 絮烦可厌:贫相(
)。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⒋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
deficient、impoverished、inadequate、loquacious、poor
穷、富
形声:从贝、分声
poor, impoverished, needy
寒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cold、humble、poor、tremble
热、暑、暖
会意
cold, wintry, ch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