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魂魄魂魄的意思_解释_造句

hún

魂魄

拼音 hún pò 注音 ㄏㄨㄣˊ ㄆㄛˋ 词性 名词
拼音 hún pò 注音 ㄏㄨㄣˊ ㄆㄛˋ
词性 名词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魂魄的意思
词语解释:

魂魄húnpò

(1) 旧指附于人体的精神灵气,俗称人体有三魂七魄

soul
引证解释:

⒈ 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附体则人生,离体则人死。

《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以为淫厉。”
元萨都剌《过高唐》诗:“王孙去不返,魂魄又谁招。”
《红楼梦》第三三回:“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了魂魄,目瞪口呆。”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她觉得像是失了魂魄一样,头晕得很,心翻得很,腿软得很。”
亦泛指事物的精神。 清孙枝蔚《咏物诗·蛇》:“五百餘里气如烟,飞鸟纷纷丧魂魄。”

⒉ 喻指事物的关键、中心。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然则此地断不能不虚写一番;虚写一番,又断非照那稗官家的‘附耳过来,如此如此’八个大字的故套可以了事:所以才把这文章的筋脉放在后面去,魂魄提向前头来。”

国语词典:

附于人体的精神灵气。

词语翻译
英语
soul
德语
Seele (S)​
法语
âme
网络解释:

魂魄

  • 它指人的精神灵气。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有“三魂七魄”之说,如今科学尚无法证明人的魂魄是否如宗教所言可离体或轮回以及魂魄组成是否正确。
  • 《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又《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参阅晋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云笈七签》卷五四《说魂魄》。
  • 《黄帝内经》记载:“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兴扬翻译:心藏神,主宰人的生命活动,我们常说的心神不宁指的就是这个。肺中有七魄,肝藏有三魂,脾和人的死穴有关。肾藏精与志,精可化髓,髓通于脑,故肾虚还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参阅《黄帝内经》内容
  • 魂魄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读音:hún

    基本字义

    hún(ㄏㄨㄣˊ)

    ⒈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⒉  指精神或情绪: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fetch

    造字法

    形声:从鬼、云声

    English

    soul, spirit

    读音:pò

    基本字义

    pò(ㄆㄛˋ)

    ⒈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

    ⒉  精神,精力:魄力。气魄。体魄。

    ⒊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

    ⒋  古同“粕”,糟粕。

    ⒌  古同“珀”,琥珀。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soul、spirit、vigor

    造字法

    形声:从鬼、白声

    English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