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孔丛子·居卫》载:子思向卫君荐苟变为将, 卫君亦知变为将材,但因他在一次征赋时食人二鸡子,故不予任用。 子思说,用人应“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於邻国者也”。后用以比喻因人有小过而忽其大节。
引明张凤翼《红拂记·奉征高丽》:“似娘儿,二卵弃干城,救张苍幸藉王陵。”
【解释】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出处】《孔丛子 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示例】明 张凤翼《红拂记 奉征高丽》:“似娘儿,二卵弃干城,救张苍幸藉王陵。”
【语法】二卵弃干城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二
⒈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⒉ 双,比:独一无二。
⒊ 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twain、two
两
指事
two; twice
卵
⒈ 动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卵巢。
⒉ 特指动物的蛋:卵生。卵石。卵翼(喻养育或庇护)。
⒊ 昆虫学上特指受精卵,是动物发育的第一阶段。
⒋ 男子睾丸的俗称。
egg、nit、ovum、spawn
象形
egg; ovum; roe; spawn
弃
⒈ 舍去,扔掉: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abandon、discard、throw away
取
原为会意
reject, abandon, discard
干(乾)
⒈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⒊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⒋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⒌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⒎ 个数:若干。
⒏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⒐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⒑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⒒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⒓ 〔干将(
)〕古剑名。⒔ 姓。
干(幹)
⒈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⒉ 做:干事。说干就干。
⒊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⒋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do、work、able、dry、empty、for nothing、doing
做、搞、湿
原为形声
oppose, offend; invade; dried
城
⒈ 围绕都市的高墙:城墙。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城楼。城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城垛。
⒉ 都市:城市。城镇。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城城”)。城邑。城乡。城建。
city wall、city、town
乡
形声:从土、成声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