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曲律曲律的意思_解释_造句

曲律

拼音 qǔ lǜ 注音 ㄑㄨˇ ㄌㄩˋ
拼音 qǔ lǜ 注音 ㄑㄨˇ ㄌㄩˋ
结构 (单一结构) (左右结构)
曲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弯曲;屈折。

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引证解释:

⒈ 弯曲;屈折。参见“乞留曲律”。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曲律竿头悬草稕,緑杨影里拨琵琶。”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三折:“那狄青右手兜絃,左手推靶,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

⒉ 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元史·武宗纪二》:“﹝至大四年﹞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铁木儿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国语曰曲律皇帝。”

⒊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明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著名著作有明魏良辅《曲律》、 王骥德《曲律》等。

国语词典:

弯曲、曲折。

网络解释:

曲律 (曲律)

  • 《曲律》的理论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涉戏曲、散曲创作的多种方面,既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又有技巧法则的揭示。
  • 《曲律》的理论思想主要有:一、对于戏曲艺术的本体特性作了深入的探讨。《论剧戏》曰:“其词格俱妙,大雅与当行参间,可演可传,上之上也。”又云:“词藻工,句意妙,如不谐里耳,为案头之书,已落第二义。”这个观念表明了王骥德对戏曲艺术的舞台性和文学性关系的认识,“可演可传”的提出说明《曲律》对戏曲本体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二、在《杂论》中,王骥德更提出了戏曲艺术“并曲与白而歌舞登”的戏曲形态论,并认为,成熟的戏曲艺术还须有“现成本子”作为基础,有着“日此伎俩”的相对稳定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曲律》在理论研究上与以前的戏曲论著相比有了明显的拓展,除“曲辞”和“音律”等研究对象外,戏曲结构、戏曲人物、戏曲科诨、宾白等也在《曲律》中作出了探讨;三、《曲律》对“沈汤之争”也作出了颇为公允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曲律》是对这场争论的一个理论性总结,既有对沈、汤之争的直接评 版述,又有相对超脱的科学论断。
  • 字义分解
    读音:qǔ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⒈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⒊  弯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乡曲。

    ⒌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义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⒉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寡。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bend、bent、crooked、melody、music、song、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读音:lǜ

    基本字义

    lǜ(ㄌㄩˋ)

    ⒈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⒉  约束:律己。

    ⒊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⒋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⒌  姓。

    异体字

    • 律

    汉英互译

    law、restrain、rule

    造字法

    形声:从彳、聿声

    English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