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烤鹅;烧鹅。
引《南齐书·刘琎传》:“曅与僚佐饮,自割鹅炙。”
⒉ 悦又不答, 毅常衔之。 毅显贵后,对悦报复, 悦忿惧而死。
引晋刘毅家在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江州刺史庾悦借东堂共射, 悦不许。众皆避去,唯毅留射如故。时庾悦食鹅, 毅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
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唐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刘生,方思鹅炙; 洛阳苏子,已弊貂裘。”
清吴伟业《送纯祐兄之官确山》诗之一:“官从鹅炙贵,客向马蹄轻。”
鹅(鵝)
⒈ 家禽,比鸭子大,颈长,喙扁阔,尾短,体白色或灰色,额部有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脚大有蹼,善游水:白鹅。鹅毛。鹅卵石。鹅毛大雪。
goose、goosey、goosie
形声:从鸟、我声
goose
炙
⒈ 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⒉ 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⒊ 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roast
会意:从肉、从火
roast, broil; toast; caute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