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饱经风雨,劳苦奔波。语出《庄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沐甚雨,栉疾风。”
⒈ 亦省作“沐櫛”。
引语出《庄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沐甚雨,櫛疾风。”
成玄英疏:“赖骤雨而洒髮,假疾风而梳头,勤苦执劳,形容毁悴。”
三国魏曹丕《黎阳作》诗之一:“载驰载驱,沐雨櫛风。”
太平天囯杨秀清《果然坚耐》诗:“沐雨櫛风匡骏业,开疆拓土闢江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今嗣昌代朕在外督师,沐雨栉风,颇著辛劳。”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不知汉人沐櫛而耕之, 满人坐而食之,其中固久含有抑鬱不平殆哉岌岌之象。”
以雨洗头、以风梳发。语本《庄子.天下》:「禹亲自操稾耜,而九维天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比喻在外奔波,历尽辛苦。三国魏.曹丕〈黎阳作〉诗三首之一:「载驰载驱,沐雨栉风。」也作「风栉雨沐」、「栉风沐雨」。
【解释】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三国 魏 曹丕《黎阳作》诗:“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今嗣昌代朕在外督师,沐雨栉风,颇著辛劳。”
【近义词】饱经风霜、吸风饮露
【语法】沐雨栉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饱经风霜,劳苦奔波。
沐
⒈ 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⒉ 润泽,或受润泽:沐恩。
⒊ 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
⒋ 整治:助之沐椁。
⒌ 米汁。
⒍ 姓。
形声:从氵、木声
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
雨
⒈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雨
⒈ 下雨,落下:雨雪。
rain
象形:象下雨之形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栉(櫛)
⒈ 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栉比。
⒉ 梳头:栉发。栉沐(“沐”,洗脸)。
⒊ 剔除:“栉垢爬痒”。
comb
形声:从木、节声
comb; comb out; weed out, elimininate
风(風)
⒈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⒉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⒋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⒌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⒍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⒏ 姓。
风(風)
⒈ 古同“讽”,讽刺。
wind
形声:从虫、凡声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