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1) 以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不避风雨,奔波劳碌
⒈ 亦作“櫛风釃雨”。
引语出《庄子·天下》:“沐甚雨,櫛急风。”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况猎,暴华盖於原野,伤生育之至理,櫛风沐雨,不以时隙哉?”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米启》:“某陋巷簞瓢,櫛风沐雨,剥榆皮於秋塞,掘蛰燕於寒山。”
宋司马光《保业》:“於是太祖皇帝受命於上帝,起而拯之,躬环甲胄,櫛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都兴阿诸公,忠贞朴劲,屡摧狂寇,櫛风釃雨,始终戎幕。”
以风梳发,以雨沐浴。比喻在外奔走,极为辛劳。参见「沐雨栉风」条。
【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示例】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近义词】餐风露宿
【语法】栉风沐雨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栉(櫛)
⒈ 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喻像梳齿那样密集排列着:栉比。
⒉ 梳头:栉发。栉沐(“沐”,洗脸)。
⒊ 剔除:“栉垢爬痒”。
comb
形声:从木、节声
comb; comb out; weed out, elimininate
风(風)
⒈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⒉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⒊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⒋ 消息,传闻:风传(
)(传闻)。闻风而动。⒌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⒍ 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⒎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⒏ 姓。
风(風)
⒈ 古同“讽”,讽刺。
wind
形声:从虫、凡声
wind; air; manners, atmosphere
沐
⒈ 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⒉ 润泽,或受润泽:沐恩。
⒊ 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
⒋ 整治:助之沐椁。
⒌ 米汁。
⒍ 姓。
形声:从氵、木声
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
雨
⒈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
雨
⒈ 下雨,落下:雨雪。
rain
象形:象下雨之形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