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òu
寇
rǎng
攘
⒈ 劫掠;侵扰。
引《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有常刑。”孔传:“军人无敢暴劫人。”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今外有金敌之寇攘,内有杨么之窃发。”
⒉ 引申指由兵匪劫掠侵夺所造成的祸乱。
引宋曾巩《明州谢到任表》:“赖上威灵,致寇攘之熄灭;属时休庆,获稼穡之丰登。”
寇kòu(ㄎㄡˋ)
⒈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⒉ 侵略者来侵犯:寇边。
⒊ 姓。
bandit、enemy、invader
会意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攘rǎng(ㄖㄤˇ)
⒈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⒊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⒋ 捋:攘袂。攘臂。
形声:从扌、襄声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