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攘狄攘狄的意思_解释_造句

rǎng

攘狄

拼音 rǎng dí 注音 ㄖㄤˇ ㄉ一ˊ
拼音 rǎng dí 注音 ㄖㄤˇ ㄉ一ˊ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攘狄的意思
字义分解
读音:rǎng

基本字义

rǎng(ㄖㄤˇ)

⒈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⒊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⒋  捋:攘袂。攘臂。

异体字

  • ?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扌、襄声

English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读音:dí

基本字义

dí(ㄉ一ˊ)

⒈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⒉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⒊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⒋  有力的麋鹿。

⒌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⒍  姓。

造字法

形声:从犭、火声

English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 surnam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