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
攘
jī
鸡
⒈ 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引《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文献通考·兵五》:“知保甲之当罢,而第释五等之田不及二十亩者,是犹紾兄臂而諭以徐,日攘鸡而易以月。”
攘rǎng(ㄖㄤˇ)
⒈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⒊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⒋ 捋:攘袂。攘臂。
形声:从扌、襄声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鸡(鷄)jī(ㄐ一)
⒈ 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chicken、chook
会意:从又、鸟声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