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è
克
ràng
让
⒈ 亦作“克攘”。能谦让。
引《书·尧典》:“允恭克让。”
孔传:“克,能。”
孔颖达疏:“善能谦让。”
《孔子家语·六本》:“昔尧治天下之位,犹允恭以持之,克让以接下。”
《汉书·艺文志》:“合於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颜师古注:“攘,古让字。”
明李东阳《新修平阳府城记》:“且阳平之民,旧称勤俭,服劳、温恭、克让,有尧之遗风。”
能够谦让。
克(剋)
⒈ 能够:克勤克俭。
⒉ 战胜,攻下: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⒊ 制伏: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
⒋ 严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
⒌ 消化:克食。
⒍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gram、gramme
象形
gram; overcome; transliteration
让(讓)
⒈ 不争,尽(
)着旁人:让步。让位。谦让。⒉ 请:让茶。
⒊ 许,使:不让他来。
⒋ 任凭:让他闹去。
⒌ 被:让雨淋了。
⒍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让。转(
)让。⒎ 闪避:让开。当仁不让。
⒏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让章邯”。
⒐ 古同“攘”,侵夺。
allow、give away、give up、let、make、yield
争
形声:从言、襄声
allow, permit, yield, conce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