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分裂繻帛而成的符传。古代出入关卡时作为凭证。
引《后汉书·郭丹传》:“后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
李贤注:“符即繻也。 《前书音义》曰:‘旧出入关皆用传,传烦,因裂繻帛分持,后復出,合之以为符信。’”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於是射利愚民,辐輳竞趋,以为奇货,而榷采之中使,利其往来税课,以便渔猎。纵令有司给符繻与之,初未始不以属夷为名,及至出洋,乘风挂帆,飘然长往矣。”
符
⒈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⒉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⒊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⒋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⒌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⒍ 姓。
accord with、symbol
形声:从竹、付声
i.d. tag, tally, symbol, charm
繻
⒈ 彩色的缯。
⒉ 色。
⒊ 细密的缯。
⒋ 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
形声:从纟、需声
fine silk guaze; torn piece of s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