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懦弱而不明事理。
引《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否德暗弱,窃贪遗绪。”
宋苏轼《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三国演义》第三回:“酒行数巡, 卓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
⒉ 昏暗微弱。
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周围的窗户全给黑布遮上,一丝阳光也透不进来,舞池两边的卡座上一盏盏暗弱的灯光,使人们感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懦弱而不明事理。《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甲性暗弱,又多不在舍。」也作「暗懦」。
暗
⒈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暗。暗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暗。暗无天日。
⒉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暗藏。暗号。暗杀。暗娼。暗沟。暗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暗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暗访。
⒊ 愚昧,糊涂:暗昧。暗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ark、hidden、unclear、dull、dim
明
形声:从日、音声
dark; obscure; in secret, covert
弱
⒈ 力气小,势力小,与“强”相对:弱小。柔弱。脆弱。薄弱。弱不禁风。柔心弱骨(形容人心地温柔,性格和顺)。
⒉ 年纪小: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⒊ 不够,差点儿,与“强”相对:三分之一弱。
⒋ 差,不如:弱于。弱点。
⒌ 丧失(指人死):又弱了一个。
ebb、feebleness、infirmness
强
会意
weak; fragile, del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