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色
1. 变成另一种颜色。
2. 通过与另一种颜色或另一种浓淡的色彩搀和而改变色调。
⒈ 指古代随改正朔而改变所崇尚的颜色。
引《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其驪翰改色,寅丑殊建。”
李善注:“《礼记》曰:‘ 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驪。’ 郑玄曰:‘以建寅之月为正,物生色黑。黑马曰驪。’《礼记》曰:‘ 殷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玄曰:‘以建丑之月为正月,物生色白。翰,白色马也。’”
⒉ 改变颜色。亦指景色改变。
引南朝梁刘孝绰《陪徐仆射晚宴》诗:“景移林改色,风去水餘波。”
隋李德林《松树》诗:“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
明李东阳《松坞黄公哀辞》:“虎豹伏匿兮狼狐噭嘷,岁既暮而改色。”
改
⒈ 变更,更换:改变。更(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⒉ 姓。
alter、change、correct、put right、rectify、revise、transform
会意:从攵、从己
change, alter; improve, remodel
色
⒈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
)。色调( )。⒉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⒊ 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⒋ 种类:各色用品。
⒌ 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⒍ 妇女美貌:姿色。色艺。
⒎ 情欲:色情。好(
)色。color、expression、hue、kind、quality、scene、woman's looks
会意:像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看其脸色
color, tint, hue, shade; form, body; beauty, desire for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