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
伤
jīn
筋
dòng
动
gǔ
骨
⒈ 见“伤筋动骨”。
⒉ 亦作“伤觔动骨”。谓身受重伤。
引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觔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亦用以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六章:“倘若如今破南阳,杀唐王,所获粮饷不多,也不会使崇祯伤筋动骨,惊慌失惜,反而促使崇祯调兵遣将去防守洛阳。”
⒊ 比喻对事物整体作大改大动。
引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变旧成新》:“若欲于本传之外,劈空添出一人,送赵五娘入京,与之随身作伴,妥则妥矣,犹觉伤筋动骨,太涉更张。”
损伤了筋骨。指身受重伤。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红楼梦.第四七回》:「忙赶来瞧薛蟠时,见脸上身上虽有疮痕,并未伤筋动骨。」比喻事物受到重大的损害。明.张岱〈西施山书舍记〉:「后之造园者,见山脚有石,加意搜剔,未免伤筋动骨,遂露出一片顽皮。」清.李渔《闲情偶寄.卷四.演习部.变旧成新》:「若欲于本传之外,劈空添出一人,送赵五娘入京,与之随身作伴,妥则妥矣,犹觉伤筋动骨,太涉更张。」
【解释】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也不会使崇祯伤筋动骨,惊慌失措,反而促使崇祯调兵遣将去防守洛阳。”
【反义词】毫发未损
【语法】伤筋动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伤(傷)
⒈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⒉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⒊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⒋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⒌ 妨碍:无伤大体。
⒍ 悲哀: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⒎ 得罪:伤众。开口伤人。
be distressed、be harmful to、get sick of sth.、injure、injury、wound
形声:从亻、声
wound, injury; fall ill from
筋
⒈ 肌肉的俗称:筋力。筋肉。筋疲力尽。
⒉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筋骨。筋道(“道”读轻声)。蹄筋。
⒊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筋络。筋脉。青筋暴露。
⒋ 像筋的东西:钢筋。橡皮筋儿。
muscle、tendon、veins that stand out
会意
muscles; tendons
动(動)
⒈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⒉ 使开始发生:发动。
⒊ 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⒋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⒌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⒍ 非静止的:动画。
⒎ 可变的:动产。
⒏ 行为:举动。动作。
⒐ 常常:动辄得咎。
act、move、stir、use
静
形声:左形右声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骨
⒈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⒉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⒊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⒋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骨
⒈ 〔骨朵儿(
)〕尚未开放的花朵。⒉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bone、jackstraw、os
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