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折
jié
节
⒈ 屈己下人。
引《管子·霸言》:“折节事彊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宋王安石《给事中孔公墓志铭》:“而宰相使人説公稍折节以待迁,公乃告以不能。”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李遵勖为駙马都尉,折节待士。”
清陈梦雷《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⒉ 强自克制,改变平素志行。
引《史记·货殖列传》:“富人争奢侈,而任氏折节为俭,力田畜。”
《南史·循吏传·何远》:“远本倜儻,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絶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宋苏轼《方山子传》:“少慕朱家、郭解为人,閭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郑观应《盛世危言·防海下》:“为武员者皆折节读书,不徒血气之勇。”
屈己从人。
如:「折节下交」。
折
⒈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折
⒈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⒉ 幼年死亡:夭折。
⒊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⒋ 返转,回转:折返。
⒌ 损失:损兵折将。
⒍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⒎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⒏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⒐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⒑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⒒ 判决:折狱。
折
⒈ 断,绳子折了。
⒉ 亏损:折本生意。
⒊ 姓。
break、convert into、discount、fold、lose money in business、ply、snap、turn over
合、搭、装
会意
break off, snap; bend
节(節)
⒈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⒉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⒊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⒋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⒌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⒍ 礼度:礼节。
⒎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⒏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⒐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⒑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⒒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⒓ 姓。
节(節)
⒈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burl、gnarl、knar、knurl、kts、node、nodosity、nodus、period、section、stanza
形声
knot, node, joint;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