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舌
(1) 瞎说;没有事实根据地议论
(2) 作无谓的争辩。也说“嚼舌根”、“嚼舌头”
⒈ 咬破舌头。
引鲁迅《华盖集·“碰壁”之馀》:“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默默地吃苦;或则戟指嚼舌,喷血而亡。”
⒉ 乱说;搬弄是非。
引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他自吃醉了,这等脚高步低,立也立不住,干我甚么事,説我推他,要你来嚼舌。”
明吴炳《画中人·友瞷》:“胡大,不要嚼舌!”
⒊ 无谓地争辩。
例如:没工夫跟你嚼舌。
随口胡说、搬弄是非。
如:「我忙得很,没时间跟你嚼舌。」
嚼
⒈ 用牙齿咬碎:细嚼慢咽。味同嚼蜡。
嚼
⒈ 义同(一),用于某些复合词:咀嚼。
嚼
⒈ 〔倒(
)嚼〕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chaw
形声、从口、爵声
prattle, be glib
舌
⒈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⒉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⒊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⒋ 铃或释中的锤。
⒌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lingua、tongue
象形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