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掇
(1) 整理;收拾
(2)修理
(3) 口∶惩治
(4) 采集;拾取
⒈ 收罗;拾取。
引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而有党有力者,纷然鳞萃,人乏官旷,致者又美,亦安得不拾掇而用之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然学问肤浅,所见不博,专拾掇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难,难便不知所出,斯则寡闻之病也。”
唐陆龟蒙《杞菊赋》序:“前后皆树以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旦暮犹责儿童辈拾掇不已。”
宋王令《原蝗》诗:“寒禽冬飢啄地食,拾掇穀种无餘遗。”
梁斌《播火记》八:“常说破家值万贯哩,叫人随便拾掇了去我心疼。”
⒉ 整理;修理。
引《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你别要管他,丢着罢,亦发等他们来拾掇。”
《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我把这重里间拾掇拾掇,你合媳妇儿来住。”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农具损坏了,要你主任找人拾掇哩。”
⒊ 谓惩治、处死。
引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问候热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趲你那冷气虚心廝拾掇。”
峻青《海啸》第二章:“半夜里,我派人去要拾掇他。”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吕司令给发了好几打‘插锁盒子’,谁要反对抗日,就把谁拾掇了!”
采拾、拾取。
拾
⒈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⒉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⒊ “十”的大写。
⒋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拾
⒈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collect、pick up、ten
丢
形声:从扌、合声
pick up, collect, tidy up; accounting form of the numeral ten
掇
⒈ 拾取;摘取:掇拾。掇弄。
⒉ 用双手拿(椅子,凳子),用手端。
pick up
形声:从扌、声
collect, gather up, pick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