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引语出《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晋书·艺术传赞》:“《传》叙灾祥,《书》称龟筮。应如影响,叶若符契。怪力乱神,诡时惑世,崇尚弗已,必致流弊。”
清袁枚《<新齐谐>序》:“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然龙血鬼车,《繫辞》语之。”
按,此“繫辞”借指《易》。“龙血”见于《易·坤》:“龙战於野,其血玄黄。”
“鬼车”见于《易·睽》:“见豕负涂,载鬼一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儿女英雄传》﹞书首有雍正甲寅观鑑我斋序,谓为‘格致之书’,反《西游》等之‘怪力乱神’而正之。”
怪异、暴力、悖乱、神鬼等违背情理的事。
【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示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非不语也,盖有未易语者耳。(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二)
【语法】怪力乱神联合式;作定语;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怪
⒈ 奇异,不平常:怪诞(离奇古怪)。怪事。怪物。怪讶。怪圈(
)。怪话。怪异。奇形怪状。⒉ 惊奇:大惊小怪。怪不得。
⒊ 传说中的妖魔之类:鬼怪。妖怪。
⒋ 性情乖僻或行为异样的人:怪癖(古怪的癖好)。怪僻(古怪)。
⒌ 很,非常:怪好的天气。
⒍ 怨,责备:不怪你。怪罪。怪怨。
monster、bewildering、wonder at、blame、odd、queer、strange、quite、rather
形声:从忄、圣声
strange, unusual, peculiar
力
⒈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⒉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⒊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⒋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⒌ 姓。
all one's best、force、power、puissance、strength
象形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乱(亂)
⒈ 没有秩序:乱套。紊乱。凌乱。
⒉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
⒊ 混淆:乱伦。败常乱俗。
⒋ 任意随便:乱吃。乱跑。
⒌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乱。
⒍ 横渡:乱流。
⒎ 治理:乱臣。
⒏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乱曰。
in disorder、in confusion、chaos、promiscuity、random、turmoil
治
原为会意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revolt
神
⒈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⒉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⒊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⒋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⒌ 表情: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⒍ 精神:神清气爽。
⒎ 姓。
clever、deity、divinity、infinite、numen、omniscience、spirit
形声:从礻、申声
spirit, god, supernatural b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