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歌诗歌诗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ī

歌诗

拼音 gē shī 注音 ㄍㄜ ㄕ
拼音 gē shī 注音 ㄍㄜ ㄕ
结构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
歌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咏唱诗篇。 2.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3.泛指诗歌。
引证解释:

⒈ 咏唱诗篇。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
杜预注:“歌古诗,当使各从义类。”
《墨子·公孟》:“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孙诒让间诂:“《周礼·小师》注云:歌,依咏诗也。”

⒉ 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汉世所谓歌诗者,有声音曲折,可以弦歌,如《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謡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是也。故《三侯》、《天马》诸篇, 太史公悉称诗。盖《乐府》外无称歌诗者。”
朱自清《中国歌谣》三:“这些歌诗决不是徒歌,一因其中有‘曲折’(即乐谱),二因它们都在《乐府》。”

⒊ 泛指诗歌。

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诗四章,以赞太子之德。”
前蜀韦庄《乞彩笺歌》:“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礱山岳罗星斗。”
宋范仲淹《即席呈太傅相公》诗:“白傅歌诗传海外, 晋公桃李满人间。”
清莫友芝《<巢经巢诗抄>序》:“论吾子平生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

字义分解
读音:gē

基本字义

gē(ㄍㄜ)

⒈  唱: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⒉  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cantus、chaunt、fytte、song

造字法

形声:从欠、哥声

English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读音:shī

基本字义

诗(詩)shī(ㄕ)

⒈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⒉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造字法

形声:从讠、寺声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