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诗和赋。
引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何必歌咏诗赋,可以扬君哉,愚窃惑焉。”
《陈书·文学传·阴铿》:“幼聪慧,五岁能诵诗赋,日千言。”
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下及唐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陆法言《切韵》为準。”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就是去岁宗师考取贵府二十七州县的诗赋首卷杜先生 ?”
⒉ 指雅乐。
引《楚辞·大招》:“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王逸注:“诗赋,雅乐也。古者以琴瑟歌诗赋为雅乐,《关雎》、《鹿鸣》是也。言有美女十六人联接而舞,发声举足与诗雅相合,且有节度也。”
诗歌和辞赋。
诗(詩)
⒈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⒉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形声:从讠、寺声
赋(賦)
⒈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⒉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⒊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⒋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⒌ 古同“敷”,铺陈,分布。
endow with、tax、ode
形声:从贝、武声
tax; give; endow; army; diff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