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诗
piáo
瓢
⒈ 后以“诗瓢”指贮放诗稿的器具。
引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唐球》:“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藳为圆,纳入大瓢中。后卧病,投於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 唐山人瓢也。’”
元袁桷《送吴成季五绝》之四:“诗瓢淅沥风前树,雪在深村月在梅。”
明陈与郊《义犬》第一出:“且挂诗瓢学许由,北邻看竹东邻酒。”
清周亮工《丁亥除夕独宿邵武城楼永夜不寐成诗四章》之二:“晨窥粟瓮思僮减,岁验诗瓢喜橐增。”
诗(詩)
⒈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①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诗集。诗剧。诗篇。诗人。诗章。诗史。吟诗。
⒉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longs and shorts、poem、poesy、poetry、verse
形声:从讠、寺声
瓢
⒈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瓢泼大雨。
⒉ 形状像瓢的:瓢虫。瓢儿菜。
形声:从瓜、票声
ladle made from dried gou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