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征召、任用人。参见“辟除”。
引《南史·宋纪上·武帝》:“十二年正月, 晋帝詔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 兗州刺史,增督南秦,凡二十二州。”
《旧唐书·韦夏卿传》:“始在东都,倾心辟士,颇得才彦,其后多至卿相,世谓之知人。”
宋曾巩《送蔡元振序》:“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亦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
清顾炎武《菰中随笔》:“自是之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於朝廷。”
辟
⒈ 君主:复辟。
⒉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⒊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⒋ 古同“睥”,睥睨。
辟(闢)
⒈ 开发建设:开辟。
⒉ 驳斥,排除:辟邪。辟谣。辟蠹。
⒊ 透彻: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⒋ 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break、keep away
会意:从尸、从辛、从口
law, rule; open up, develop
士
⒈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士大夫。
⒉ 旧时指读书人:士子。士民。学士。
⒊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⒋ 对人的美称:志士。烈士。女士。
⒌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
⒍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士。护士。
⒎ 姓。
bachelor、person、scholar、soldier
会意:从一、从十
scholar, gentleman; sold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