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安
mín
民
gào
告
shi
示
安民告示
(1) 原指新官上任或社会发生动乱之后官府张贴的安定民心的布告
(2) 现比喻开会或进行某项工作前把内容事先通知群众
⒈ 安定民心的告示。
引清王元榜《庚癸纪略》卷下:“散给安民告示。”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八月初三日嘉定染房致颜五峰信》:“城上插尖角黑旗,有‘顺天行道’四字,并出安民告示。”
旧时借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
【解释】安:安定;告示:布告。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让大家有所准备。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25回:“李秀成全不费力,已拔了南康城……先出安民告示,次第收复汝宁、饶州各郡县。”
【示例】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做准备。(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语法】安民告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提前通知人做好准备。
安
⒈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⒉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⒋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
⒌ 装设:安置。安家立业。
⒍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
⒎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
⒏ 姓。
quiet、clam、safe、set、peaceful、tranquil、be satisfied、secure
危
会意:从宀、从女
民
⒈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⒉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⒊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⒋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⒌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⒍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⒎ 同“苠”。
civilian、folk、the people
官
象形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告
⒈ 说给别人,通知:告谕。告知。告诫。告诉。报告。劝告。奔走相告。
⒉ 向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告发。告状。控告。
⒊ 表明,请求:告老。告急。自告奋勇。
⒋ 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出现:告成。告竭(宣布某种东西用尽)。告罄(现指财物用尽或货物等售完)。公告。
accuse、ask for、inform、notify、tell
会意:从牛、从口
tell, announce, inform; accuse
示
⒈ 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示警。示范。示弱。示威。示众。示意。告示。指示。请示。
⒉ 对来信的敬称:赐示。
instruct、notify、show
会意
show, manifest; demon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