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引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虽若确有把握,然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解释】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出处】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语法】揆理度势作谓语;用于分析局势。
揆
⒈ 度(
),揣测:揆度。揆策。揆古察今。⒉ 道理,准则:千载一揆。
⒊ 事务:百揆。
⒋ 管理,掌管:揆百事。
⒌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形声:从扌、癸声
prime minister; to guess, estimate
理
⒈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⒉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⒊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⒋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⒌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⒍ 古代指狱官、法官。
⒎ 姓。
manage、natural science、pay attention to、reason、texture、tidy up、truth
形声:从王、里声
reason, logic; manage
度
⒈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⒉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⒊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⒋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⒌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⒍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⒎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⒏ 能容受的量:气度。
⒐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⒑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⒒ 量词,次:一度。再度。
⒓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⒔ 姓。
度
⒈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consideration、tolerance、degree、limit、linear measure、surmise
形声:从又、庶省声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
势(勢)
⒈ 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⒉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circumstances、force、influence、potential
形声:从力、执声
power, force; tend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