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誓诰誓诰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ì

gào

誓诰

拼音 shì gào 注音 ㄕˋ ㄍㄠˋ
拼音 shì gào 注音 ㄕˋ ㄍㄠˋ
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誓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誓和诰的并称。《尚书》中誓有《甘誓》﹑《泰誓》﹐诰有《汤诰》﹑《召诰》等。
引证解释:

⒈ 誓和诰的并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朝廷宪章,军旅誓誥。”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序》:“汤武革命,而誓誥兴。”
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古重盟诅,咸有誓誥。”

网络解释:

誓诰

  • shì ɡào
  • 1.誓和诰的并称。《尚书》中誓有《甘誓》﹑《泰誓》﹐诰有《汤诰》﹑《召诰》等。
  • 字义分解
    读音:shì

    基本字义

    shì(ㄕˋ)

    ⒈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誓师。誓词。誓愿。誓死。

    ⒉  表示决心的话:发誓。宣誓。立誓。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oath、pledgeg、swear、vow

    造字法

    形声:从言、折声

    English

    swear, pledge; oath

    读音:gào

    基本字义

    诰(誥)gào(ㄍㄠˋ)

    ⒈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⒉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⒊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讠、告声

    English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