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
有
shì
恃
wú
无
kǒng
恐
有恃无恐
(1) 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⒈ 亦作“有恃毋恐”。
引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明高攀龙《<保安寺建养老堂疏>引》:“昔者,圣王老老长长幼幼之化行,举天下之民,自生迄死,皆有恃而无恐。”
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火器之用,既得尽其所长,而后军士临阵,乃能有恃以无恐。”
老舍《四世同堂》四五:“去给英国人作事并不足以使他有恃无恐,他也不愿那么狗仗人势的。”
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临敌之时……地势、敌情瞭如指掌,绘图遍示,使一军諳悉情形,有恃毋恐,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
有依靠而无所顾忌。
【解释】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示例】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闻一多《演讲录 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肆无忌惮
【反义词】胆小怕事
【语法】有恃无恐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有
⒈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⒉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⒊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⒋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⒌ 表示大、多:有学问。
⒍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⒎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⒏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有
⒈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have、hae、adsum、ens、hadorwould
无、没
会意:从又(手)
have, own, possess; exist
恃
⒈ 依赖,仗着:仗恃。有恃无恐。恃才傲物。
depend on、rely on
形声:从忄、寺声
rely on, presume on, trust to
无(無)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有
会意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