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指学问的积累增进,后泛指学业、学问。
引《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将落。”
杜预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新日益。”
元杨载《送丘子正之海盐州教授》诗:“化炉新鼓乐,学殖重耝耘。”
清黄景仁《将北行留赠沉枫墀》诗:“见君学殖坚,愧我旧业废。”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然非二公之才望学殖亦不能做此诗也。”
郭沫若《集外·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望真有学殖者出而从事完整的翻译。”
本指研习学问当像农夫培殖苗木一般,勤奋不懈。语本《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殖,学将落。」后用以指学问的累积增长。如:「潜心学殖」。
学(學)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study、learn
教
原为形声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殖
⒈ 孳生:生殖。养殖。繁殖。殖民地。
⒉ 种植:“农殖嘉谷”。
⒊ 兴生财利:货殖(经商)。
殖
⒈ 〔骨殖〕尸骨。
breed、multiply
形声:从歹、直声
breed, spawn; increase; pro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