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
(1)唐·韩愈《与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遂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⒈ 后常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引语本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羣吠,吠所怪也。’僕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清薛雪《一瓢诗话》:“姚辱庵批李奉礼矮人观场, 刘会孟訾杜工部蜀犬吠日。”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四章:“古人说蜀犬吠日, 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上的狗,一看见太阳,便奇怪的吠起来。”
四川多云雾,偶而太阳破云而出,不常见到太阳的蜀犬,竟受惊吓而向日狂吠。语本唐.岑参〈招北客文〉:「终年霖霪,时复日出,狺狺诸犬,向天吠日。」后用以比喻少见多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解释】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示例】李劼人《天魔舞》第24章:“古人说蜀犬吠日。蜀就是川西,而且是成都平原。”
【近义词】少见多怪、孤陋寡闻、吴牛喘月
【语法】蜀犬吠日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蜀
⒈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⒉ 中国朝代名:蜀汉。
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形声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犬
⒈ 狗: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canine、dog
象形
dog; radical number 94
日
⒈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日月星辰。日晷(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⒉ 白天,与“夜”相对:日班。
⒊ 天,一昼夜: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⒋ 某一天:纪念日。
⒌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⒍ 时候:春日。往日。
⒎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记。日益。
⒏ 特指“日本国”。
daily、day、run、sun、time
夜
象形
sun; day; da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