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朔气朔气的意思_解释_造句

shuò

朔气

拼音 shuò qì 注音 ㄕㄨㄛˋ ㄑ一ˋ
拼音 shuò qì 注音 ㄕㄨㄛˋ ㄑ一ˋ
结构 (左右结构) (单一结构)
朔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朔气shuòqì

(1) 寒气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cold
引证解释:

⒈ 北方之寒气。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宋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宿雾纷纷度城闕,朔气凛凛吹衣裘。”
清唐孙华《春雨》诗:“尚餘朔气留葭管,终待和风变柳条。”

⒉ 节气。

《周礼·春官·太史》“正岁年以序事” 唐贾公彦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气……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朔气在晦,则后月闰;中气在朔,则前月闰。”
《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承天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交会迟疾,亦竝有差,裁得朔气合而已。”

⒊ 北朝的气势。

《宋书·恩倖传·徐爰》:“中兴造创,资储未积,是以齐斧徘徊,朔气稽扫。”

⒋ 指北方人的气质。

陈衍《元诗纪事·嘲许敬仁》:“盖敬仁颇尚朔气,习国语,乘怒必先以阿剌花剌等叱人。”

国语词典:

节气。

网络解释:

朔气

  • 朔气 ,汉语词汇。
  • 拼音 :shuò qì
  • 释义:1、一般是指 寒气 [cold] 2、.节气。 3、北朝 的气势。 4、指北方人的气质。
  • 字义分解
    读音:shuò

    基本字义

    shuò(ㄕㄨㄛˋ)

    ⒈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⒉  始:“皆从其朔”。

    ⒊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异体字

    • ?
    • ?
    • ?
    • ?

    汉英互译

    new moon、north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rst day of lunar month; the north

    读音:qì

    基本字义

    气(氣)qì(ㄑ一ˋ)

    ⒈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⒉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⒊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⒋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⒌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⒍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⒎  欺压:受气。

    ⒏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⒐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⒑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异体字

    • ?
    • ?

    汉英互译

    ga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