ē
阿
sī
私
⒈ 偏私,不公道。
引《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汉王符《潜夫论·德化》:“明好恶而显法禁,平赏罚而无阿私。”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若燕閒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清汪懋麟《送屺瞻学士扈从谒陵》诗:“至尊选才无阿私,陵园纪载须弘词。”
偏袒、徇私。
阿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阿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形声:从阝、可声
私sī(ㄙ)
⒈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
⒉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
⒊ 暗地里: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illicit、personal、private、secret、selfish
公
形声:从禾、厶声
private, personal;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