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四知四知的意思_解释_造句

zhī

四知

拼音 sì zhī 注音 ㄙˋ ㄓ
拼音 sì zhī 注音 ㄙˋ ㄓ
结构 (全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四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 昌邑,故所举 荆州 茂才 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又《传赞》:“震畏四知。”
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旧唐书·良吏传下·李尚隐》:“有怀金以赠尚隐者, 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亦作“四知金”。 唐杜甫《风疾舟中奉呈湖南亲友》诗:“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清赵翼《入耳赃》诗:“四知金到虽麾去,已是人间入耳贜。”

国语词典:

东汉杨震任太守时,昌邑县令王密夜间送十斤黄金予杨,谓深夜无人知晓。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不接受王密馈赠。见《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隋书.卷四七.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

网络解释:

四知

  • “四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重含义。最著名的是“杨震四知”,此外还有“易经四知”,“佛教四知”等
  • 字义分解
    读音:sì

    基本字义

    sì(ㄙˋ)

    ⒈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异体字

    • ?
    • ?
    • ?
    • 龱

    汉英互译

    fou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our

    读音:zhī

    基本字义

    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其他字义

    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矢

    English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