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āng
霜
sōng
松
⒈ 即松。松能傲霜,故称。语本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髮蚤白。
引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隋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牕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隋慧净《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宋苏轼《次韵徐仲车》:“恶衣恶食诗愈好,恰是霜松囀春鸟。”
霜
⒈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⒉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⒊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⒋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frost、hoarfrost
形声:从雨、相声
frost; crystallized; candied
松(鬆)
⒈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⒉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⒊ 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⒋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⒌ 姓。
loose、looseness、not hard up、pine、relax、soft
紧
形声:从木、公声
pine tree; fir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