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 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 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引唐王勃《乾元殿颂》:“风寒碣馆,露惨苏臺。”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九·宋人绝句》:“行人悵望苏臺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⒉ 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参见“姑苏臺”。
引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苏有姑苏臺,故苏州谓之苏臺。”
清赵翼《到家正值山茶花盛开》诗:“寻春步屐遍苏臺,带得餘香转櫂回。”
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浙江潮猛苏臺烬,意向吴淞江口行。”
苏(囌)
⒈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⒉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⒊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⒋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⒌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⒍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⒎ 姓。
⒏ 见“噜”字“噜苏”。
苏
⒈ 朝向:“苏刃者死”。
原为形声
revive, resurrect; a species of thyme; transliteration of 'Soviet'
台(臺、檯、颱)
⒈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⒉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⒊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⒋ 量词:一台戏。
⒌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⒍ 姓。
⒎ 桌子、案子:写字台。
⒏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台
⒈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broadcasting station、dais、desk、platform、stage、support
形声:从厶、口声
platform; unit; term of address